走入电影院看《长江七号》,绝不是指望再看一次《大话西游》,更不是《逃学威龙》。因为作为导演的周星驰和喜剧明星的周星星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人。这一点,由《食神》、《喜剧之王》到《功夫》已经表现的非常明显。
年少轻狂的周星星早早被捧为星爷,我只当他是混混;而以花白胡渣示人的周大伯成了导演,我觉得他有点意思。
《长江七号》里的温情确实是周星驰电影的新东西。并不是说周以往的电影里没有温情的元素,但这次的父子情深显然不同以往的那种笑料式的煽情,混杂了深沉的悲情和纯真的情素。而这些东西,都是和周星驰一贯的嘲讽戏虐风格格格不入。
原本主持儿童节目起家的周星星,以其漫画式的无厘头耍宝,而闯出一派周氏喜剧电影的风格。但在这部《长江七号》里,我们看到了一部貌似周星驰品牌的正宗儿童片。
不同于流俗之人对于儿童文艺的看轻。好的儿童文艺作品完全无愧于经典名著之列。从《格林童话》到安徒生童话,从《西游记》到张天翼童话,都堪称文学中的精品。
为什么要把这个巧遇可爱外星狗的故事安插在可怜的小狄父子身上?如果小狄出身在某小资家庭,仅凭着星爷的出镜和炫目特技打造的可爱外星狗,影片卖点似乎也已经足够。
对比07年有着不错票房的儿童片《宝葫芦的秘密》,《长江七号》与之貌合神离。宝葫芦和七仔,一个无所不能而手段猥琐,一个本领有限而天真烂漫;王葆一家和小狄父子,新社会的家家富足和时代转型下的边缘人群,对比之强烈,让人怀疑周星驰是不是有意反其道而行之。
张天翼晚年作品《宝葫芦的秘密》,显然不足以代表张氏童话作品的全貌。《大林和小林》、《秃秃大王》、《金鸭帝国》这样的作品,戏虐与残忍,温情和天真的混合相成,在《宝葫芦的秘密》里面是绝对没有的。《大林和小林》里穷苦孩子被奴役盘剥的苦难,《秃秃大王》里恶势力以人为食的嗜血残暴,《金鸭帝国》中的尔虞我诈,是现实也是超越。